Better

Ethan的博客,欢迎访问交流

读技术的执念的一些思考

今天阅读到一个牛人写的文章,可能由于自己的状态感同身受,觉得写的非常nice,引发一些思考和共鸣

知识漩涡

技术更新换代太快,置身其中,往往有眼花缭乱、应接不暇的感觉。

知识工作者当然需要终身不断的学习,但是像目前这种节奏,我很怀疑这是否是一种健康的状态。

知识的陷阱

假设你在一个Ruby项目上,学习了Rails/ActiveRecord/RSpec/MySQL。如果下一个项目还是Ruby,同样的技术栈,你会觉得这是一种重复,因为除了业务逻辑、业务对象变化了之外,并没有新的内容,还是同样的技术。如果下一个项目是Python,技术栈变成了Django/nose/PostgreSQL,你可能会觉得有所提升,因为学到了不同的技术、框架、共建工具、测试工具等等,其实仔细观察,这还是一种重复,古人云:“换汤不换药”者,是也。

这一点仔细想想其实说的很棒,与其追求技术的多样性,倒不如抓住技术的本质,把自己的精力花在刀刃上

在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,信息以远远超过人们能接受的速度不断的被创造出来

  • 一方面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升了
  • 另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极具多样化。

事实上有很多内容(尤其是根据自己兴趣学习的)在真正要使用时,可能还需要学一遍。这些内容可能让我产生了我学到了好多东西的错觉。其实这个在另一个角度显现了技术人员的一个误区: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所有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(或者说太过于纵容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)。

过载的信息

身处这样的信息过载环境,我们很难不为自己对信息的缺乏而感到不安,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信息,这种担心和焦虑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将时间消耗在对信息的获取上,从而更无暇思考什么是真正重要的。

原来不止我这样,的确如此,关注各种社区与博客,让自己每天信息过载,担心错过重要信息,尤其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患者,确实折磨的有点心累,还是要学会做减法。

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真的有效么?

  •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无法提供给我们足够的“理解力”
  • 碎片化的阅读只会让你的后院全是树叶,无法长成大树

但是直觉上我们会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,虽然这种浅层次的阅读只对扩展信息/资讯有帮助,对提升理解力则几乎无用,而我们在处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时,能真正帮助的,只有理解了的那部分知识。

作者经历:我在2014年,曾经有几个月屏蔽了所有微信、微博等内容聚合类的应用,也尽量少的去技术论坛,每天就是写代码,读纸质书,除了最初几天的忐忑之外,整个过程的收获非常大(而且也没有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)。

知识框架

技术人员有时候会有一种想要把所有技术都掌握的「执念」,但是在知识规模如此巨大的今天,一个人是无法掌握所有技术的,更不用说新的技术还在不断的涌现出来!这就要求我们:

有节制的来聚焦在某些技术上,而视其他技术如无物。

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,不过唯有如此,技术人员才可能有真正的长进和成就。

工程师不应该将自己束缚在前端开发上,要了解整个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。

构建自己知识框架的目的就是帮助自己认清哪些是值得去学的,那些只是换汤不换药的玩意

应对方法

对于知识的陷阱

当因自己的兴趣而想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时,对照知识框架,理性分清是不是换汤不换药的玩意

对于过载的信息

实践中,首先要令自己相信:你无法掌握所有的知识,即使仅仅在软件开发领域。有了这个大前提之后,你只需要采取先建立广度,再建立深度的原则即可

  • 做减法(在建立了知识框架之后,有针对性的学习)
  • 主动、深度阅读经典
  • 为那些有趣但非自己关注方向的知识赋予较低的优先级

最后保持专注,保持简单。

来源



留言